制冷剂的溶解性是指其与油的互溶性质,该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①若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能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冷冻油量过多,并且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
②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冷冻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润滑油膜,影响了传热。
(3)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工质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无刺激作用。
汽车空调是利用蒸汽压缩机制冷装置来制冷的,是靠制冷剂循环流动实现的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低温下吸取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气化,使被冷却对象等到降温然后,又在高温下把热量传给周围介质而冷凝成液体如此不断循环,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长期以来含氯氟利昂的R12一直是汽车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但R12会因泄漏而进入大气破坏地球的臭氧保护层,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为此1987年国际上制定了控制破坏大气层的蒙特利尔协议我国规定从2000年起生产的新车上不再使用R12,全部使用R134a制冷剂
(1)R134a不含氟原子,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2)R134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不,没有毒,无刺激性;
(3)R134a的传热性能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进比较容易;
(4)R134a的传热性能比R12好,因此制冷剂的容量可大大减少。
1)碳氢化合物
目前作为制冷剂应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R290)、丁烷(R600)和异丁烷(R600a)等,其中R600a已在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冰箱中,并且它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要求,ODP=0,GWP=15,环保性能好,成本低,运行压力低,噪声小,但其,。此外R290和 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也有一定的发展使用。
2)氨
氨已被使用达120年之久而至今仍在使用。其ODP=0、GWP=0,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质,价格廉且容易检漏。不过氨有毒性而且可燃,应当引起注意,不过一百多年的使用记录表明,氨的事故率是很低的,今后必须找到更好的安全办法,如减少充
灌量,采用螺杆式压缩机,空调制冷剂价格,引入板式换热器等等。然而,其油溶性、与某些材料不容性、高的排气温度等问题也需合理解决。看来,NH3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3)二氧化碳
CO2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ODP=0, GWP=1。来源广泛、成本低廉,CO2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润滑油常用机械零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CO2的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故压缩机及部件尺寸较小;绝热指数较高K=1.30,压缩机压比约为 2.5~3.0,比其它制冷系统低,容积效率相对较大,接近于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